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第四章英魂(四上)
第二天,王洵在议事厅聚将,当着信使的面儿,正式作出奉召回援京师的决定。然后宣布自己不在大宛期间,由黄万山以大都督府长史的身份,总辖各地军务。麦尔祖德以都督府参军身份,兼任大宛国宰相,负责一干民政事宜。至于大宛国主俱车鼻施,则应都督府之邀,“带领”倾国之兵东进,与其他药刹水诸侯兵马一道戮力王室。
话音刚落,底下已是一片喧哗。众将或者欢呼,或者摇头,纷纷欲上前提出自己的谏言。王洵将手向下按了按,示意大伙稍安勿躁,然后笑着道:“大唐乃你我之根。王某从没听说过,根子死了,枝叶还能继续存活的道理?此地距长安有几千里路,我等现在领兵回援都未必来得及,哪有时间再议论来议论去?无关的话今天就不多说了,查缺补漏,也等本都督把事情都安排完了不迟!”
闻听此言,众将知道大都督回师的主意已定,无论同意不同意,都只好抱拳领命。王洵点点头,将黄万山叫到近前,郑重吩咐,“本来王某想带着你一起走,但这块膏腴之地是弟兄们费尽千辛万苦打下来的,随随便便丢了,王某实在是不甘心。所以只好辛苦你老兄一下,替我等看好这个家。待中原的叛乱平息,咱们再以此为落脚点,进而图谋整个西域!”
“大都督尽管放心。只要黄某人在,这里就肯定飘着咱们的旗号!”黄万山素来沉稳,知道王洵是把整个后路都交给了自己,拱了拱手,大声回应。
“即便咱们的旗号不得不向东移动,我也希望你还在。”王洵摇了摇头,笑着矫正黄万山话里的“疏漏”,“凡事多与老麦商量,以最大程度保住弟兄们和这里的唐人为主。人比地重要,只要有人在,其他什么都有机会再夺回来!”
“诺!末将记住了!”黄万山愕然看了王洵一眼,再度深深俯首。
王洵上前拉起他,用力拍了下他的肩膀。然后转过头,点手招过沙千里和宇文至,郑重吩咐,“这里交给黄将军,出征前的相关准备,则要由你们两个担负。我想此刻潼关城下,缺的是敢于冲阵的猛士,而不是只会摇旗呐喊的杂兵。所以,此番回援的弟兄不在数量多,而在身手矫健,胆子大,敢上阵跟敌军拼命。你们两个去把弟兄们召集起来,从中挑选身强力壮,弓马精熟者出阵。凡年龄超过三十五岁,且在本地有家有业者,无论胡汉,一律留下来守家。年龄未超三十五岁,家中有妻儿老小确实需要看顾者,只要本人提出留守,也可以不随大军出征。所有挑选出来的士卒,皆一人给他们准备两匹坐骑,每伙士卒,再配备两匹骆驼,帮忙运送随身行李。”
“诺!”沙千里和宇文至大步出列,躬身领命。
王洵点点头,抓起第三支令箭,交给了宋武,“宋将军,你带着阿里依,马宝玉两个负责筹划大军沿途开销。不但要把咱们自己的弟兄计算在内,药刹水沿岸一众诸侯,我也已经命令他们各自出兵五百。人家大老远跑来了,咱们不能让人家连干粮都自己准备!”
宋武和阿里依二人也躬身领命,然后快步下去执行任务。王洵又抓起第四、第五、第六支令箭,分别交给方子陵、魏风、朱五一等人,让他们负责做与回援相关的辅助准备。待把任务都交代的差不多了,才侧过头,笑着向信使请教,“钦差大人,您看这样安排是否合适?”
“合,合适!再合适不过了!大都督真是运,运筹帷幄,决,决胜。千,千里。”怕王洵杀人灭口,信使昨夜吓得一宿都没敢入睡。此刻见尘埃落定,强睁着通红的眼睛,大拍马屁。
“王某这身本事,都是封帅所教。弟兄们之所以勇于在阵前拼命,也跟封帅平素的谆谆教诲脱不开干系。希望大人回京师复命之时,还是把在这里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汇报给上头知晓!”王洵客气地拱了拱手,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那,那是自然,自然!”在人家的地盘上,信使哪敢说半个不字。一边拱手还礼,一边信誓旦旦地保证,“大,大都督尽管,尽管放心。下官,下官回到京师之后,即便拼着这身袍服不要,也会替大都督把话带到。其实,朝廷上下,谁都知道封帅是被冤枉的。可无奈有那么几个小人作祟......”
“浮云蔽日,还能坚持得了几时?”王洵撇了撇嘴,笑容看起来有些阴冷。信使被吓了一跳,本能地退开半步,连声附和,“那是,那是。先前周将军,周将军也曾经说过,回到京师之后,会和弟兄们联名上书,替封,封帅辩冤。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总,总不能因为小人的几句谗言,便,便寒了猛,猛将之心!”
“朝廷能清楚此点最好。否则,王某可不愿做第二个封帅。”王洵点点头,咬着牙补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番回援的主力,将有一半儿是他招降的马贼,另外一半儿则是安西军老兵。前者眼里只有他这个大都督,士气不会受到朝廷对封常清处置的影响。而后者,心中却把封常清看得如自家长辈一般。倘若封帅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即便他王洵愿意继续替朝廷卖命,恐怕这支队伍,也要不战自溃了!
本着未雨绸缪之计,王洵刻意把话说得声色俱厉。那钦差哪敢反驳,只是一味地点头唯唯而已。知道此人顶多也就能起到个学舌鹦鹉的作用,王洵也不再跟他弄什么繁文缛节。转回头来,继续给麾下的将佐布置任务。该去张贴榜文安民的去张贴榜文,该负责巡视各地的去巡视各地,一切都如计划了多时般,布置得井井有条。
告示乍一贴出,柘折、俱战提两座城市中的百姓们立刻乱成了一锅粥。有的立刻收拾行李,变卖家产,准备逃回中原或者到城外的牧场躲灾。有的则本着持重的态度,四处探听消息,联络亲朋,以便做出最佳选择。闹哄哄折腾了两天,却发现城中官府市集在照常运转,负责民政的官员继续升堂问案,负责治安的兵卒也照旧扛着兵器列队上街。就连跟大都督府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程记分号,也是照旧开门营业,没有半点准备卷起铺盖走人迹象。
着什么急,天塌下还有大个子顶着呢!抱着一丝侥幸之心,百姓们继续犹豫观望。旋即惊诧地发现,准备追随大都督出征的兵马只有区区数千,还及不上去年跟大食人开仗的规模。而那些在城中娶了老婆买了宅子的兵卒,好像也没接到出征命令。种种情况,都表明大都督府只准备象征性地回中原去应付一下差事,真正的主力,还是留在了大宛这边!
“原来唐人那边没乱到哪里去,否则,铁锤王还会只带儿这点儿人手?”有人心思转得快,旋即从大都督府的应对措施上,得出了“正确”结论。
“估计是为了给上头一个交代吧。这么老远,等他们赶回去,仗早打完了!”有人则通过大宛跟长安之间的距离,推断出王洵的“真实”意图。
还有聪明者,则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着急跟大食人那边重新建立联络。“铁锤王既然敢把中原发生叛乱的消息公之于众,肯定是为了给艾凯拉木设个套子钻。待艾凯拉木那蠢货像去年般一头扎进陷阱里去,说不定铁锤王就带着人马从他背后冒出来了!”
林林总总,在希望犹存的时候,人们在潜意识里,总会把事情往对自己有利一面想。大都督府控制药刹水这几年来,行的是唐律,对治下百姓不像大食人那么严苛。铁锤王本人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不像俱车鼻施当年那样刮地三尺。再加上唐人宗教方面的包容,无论你信的是哪路神明,拜火教也好,天方教也罢,只要不干扰政务,不违背律法,不试图谋反,就尽管放心念你的经,差役们绝不会找借口上门.......。种种措施,使得当地百姓在没有其他选择情况下,也更愿意做一个享受现实的唐人,而不是寻求什么死后的信仰天国。
昔日无意间执行的惠民政策,在危急关头悄悄地显示出了其威力。当民间的骚动渐渐平息下来,药刹水沿岸的各路诸侯,几经权衡之后,也按王洵在信上的要求,各自带着五百精锐前来汇合了。对于这些兵马,王洵只是想拿来“巩固”对诸侯们的控制,并没指望真的用他们打仗。约略检点了一番,便将他们交给了宋武统一调派。
东西两个曹国的国主跟王洵关系密切,审时度势,带头主动要求回中原勤王。一些去年从王洵手里得到大笔好处的国主、城主们,也纷纷上前请缨。众目睽睽之下,阿悉兰达等跟大都督府关系一般的诸侯,也只好随着大流,要求为大唐效力。王洵先是笑着听他们把话说完,然后摆摆手,朗声道:“诸位的盛情,王某一定会上奏给陛下知晓。但这番回援京师,充其量是走个过场。让陛下知道我等的忠心而已。切莫说未必能赶上与敌军的决战,即便侥幸赶上了,几十万人的战斗,咱们这点人,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充其量是帮忙敲敲战鼓,收容一下俘虏而已!所以各位还是不要去了,把出头见世面的机会,留给自家子侄。毕竟,待诸位老去之后,国事还要他们来支撑!”
“那倒也是!”听王洵说得轻松,诸侯们纷纷出言附和。其中某些心思转的飞快的,便更确信此番回援,不过是为了向大唐皇帝表达忠心,捞好处。其实只到中原去转一圈便会折返,根本不可能打什么仗!
也不怪诸侯们把事情想得简单。两年来,王洵等人威震西域,令诸侯们对安西军的战斗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捎带着对整个大唐国的军力,也错误地高估了几倍!而安禄山的辖地距离药刹水又过于遥远,诸侯们有一大半儿先前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几个约略有点印象的,对其了解也不过是大唐某镇节度使而已。级别好似跟王洵这个大宛都督差不多,武艺和打仗的本事么,想必也不可能再超过铁锤王本人去!
联想到王洵此番带领十数国兵马万里勤王,定能讨得大唐皇帝陛下的欢心。待其从中原回转,职别想必又要再升上数级。而他现在才二十出头光景,已经身兼大宛都督和安西军采访使,照这个势头升下去,三五年内,彻底取代封常清,成为安西大都督,整个西域的实际掌控者也不无可能。
对于这种前程远大,为人又甚是大方的好上司,诸侯们当然要抓紧一切机会巴结。当即,东西两曹国主便响应号召,命令各自的嫡长子,曹康和曹厚兄弟,代父到大都督帐下效力。请求王洵一定对他们哥俩严加要求,多多教诲,以便二人日后能更好地为大唐尽忠。
其他诸侯也不甘落后,纷纷把自家王位第一继承人推出来,追随王洵去中原镀金。个别没将王位继承人带在身边的,则纷纷以来时过于匆忙为借口,请求王大都督晚几日带大军开拔,给自家子侄一个到中原增长阅历的机会。
此举正中王洵的下怀,他脸上却故意装出一副为难的模样,犹豫了片刻,皱着眉头回应,“大军出征,哪有随便改期的道理?!本都督找高人算过,三日后便是黄道吉日,倘若错过,就要再等两个月才能出发。不行,不行,既然错过了,就等下一次机会吧。此次,请恕王某不能为他们几人开方便之门!”
“大都督通融通融!”“大都督再帮忙想想办法,我等着辈子都念您的情!”
“天可怜见。我等一辈子都没去中原转转,好不容易晚辈们有了机会,却要生生错过。天可怜见,大都督可怜见!”
众诸侯虽然在大食人的强迫下,表面上信过一段天方教。暗地里的信仰却是五花八门,各拜各的神仙。可无论信的是哪路神明,对于卜卦之辞,都是敬畏得很。不敢再求王洵改期,只求他念在往日大伙做事恭谨的份上,再给想想办法。
盛情难却,王洵只好做出妥协。想了又想,才低声说道:“出发日期,无论如何是不能再改的。但念在你等一片赤诚的份上,本都督可以放慢行军速度,给他们一个追赶队伍的机会。但话说好了,后赶上来的的人,每个最多带二十名亲卫。再多了,本都督可没那么多粮草供应!”
“我们自带干粮,自带干粮!”诸侯们喜出望外,连声答应。心中同时暗笑,你王大都督哪里是没有充足粮草,分明是怕我们的人去得太多了,显得扎眼。不小心得到了中原皇帝的垂青,抢了你的风头!放心,我会好好叮嘱儿子,不让他跟你争头功!但如果中原皇帝非要赏赐他个一官半职,也是他自己有福,可不是我等事先没教导好他!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道祖 神府丹尊 门神 我只是想找个杀人鬼妹子 超级强兵 洪荒之帝巫 暮似年华 武神海啸 同居艳遇 网游之双职法师 网游之剑起风尘 重生之金融大亨 龙预 巫主沉浮 星际江湖 极道神体 倾心相遇缘今生 战典 灵拳天行 修梦成仙
主角小时候出去过一趟,回来后留下了没法儿碰菜刀的毛病。进入无限世界,逐渐变强,逐渐解开心结,唔,或者说是这毛病越来越严重。主角是古武强化,兼修煞气和枪械...
她好不容易穿越到最昌荣最璀璨的大唐,自然要尽情的观赏大唐的风光,好好地爱一回,还要在大唐留下重重的一笔。...
火爆新书陆少又去追妻了由豆豆最新写的一本短篇言情类型的小说,本小说的主角宋明依陆元煦,内容主要讲述为了家族地位,宋明依假扮自己的大姐,嫁入陆府。他是瞎了眼的私生子,她是拥有不堪身世的乡下野种,简直绝配。战火硝烟里,他这个丈夫眼睛虽瞎,却杀人如麻暴戾成性。身逢乱世,她怕他恨他,却不可遏制地爱上了他。然而,这一切都是阴谋,她只是一个替身。...
重生到千禧年,身为金融博士的聂文尧狂喜,他开始疯狂买地皮,收农村老物件,炒股,他这一世发誓要做超级亿万富翁。...
世人只知道,才华横溢的莫诗意最大的梦想是日进斗金,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却没人知道,重生前的莫诗意爱他爱到没了自我,最后却落得个人人欺压丧子身死的下场。于是,重生后的莫诗意忙着赚钱复仇,压根不想碰一下那个嘴上说着滚蛋,身体却很诚实的大尾巴狼!只是,什么时候变成了他跟在自己身后追着跑?明明上一世恨不得将她挫骨扬灰,这一世不仅在第一时间帮她虐渣立威,更是自荐为她暖床?莫诗意呵呵冷笑,不好意思,本...
兵王穿越平行水浒世界,而且重生成为历史重大人物西门庆,西门大官人!难道要做个小财主,醉生梦死,调戏调戏美女,等待着勾引潘金莲?没前途!有本事,咱让武松亲自把潘金莲送过来,还求咱照顾!至于那什么阎婆惜啦,更是小菜!更何况以后辽军进犯北宋崩溃,华夏民不聊生,身为爱国之人,又如何能忍心看着那一幕发生?社会的安定,方能安心的调戏姑娘!所以必须顶起!反正北宋都乱了,还怕自己糟蹋?漂亮姑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夫妻们一起缠缠绵绵,共创民族繁荣梁山兄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兄弟们一起金戈铁马,共建繁荣时代?打天下,拜兄弟,娶美女,这才是重生水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