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第80讲(第3页)

穷生类本:因为我们的这个一精之明在前面的三阴破除以后,那个前半分末那已经不再起作用了,就回归到了阿赖耶识这个种子仓库里,心定在这里一看——哎呀,三世十方一切的万法都在这里啊!「穷」就是穷尽所有无量万法这个生生死死,都由此法界流入彼法界,他看到这个问题了。过去只知道一个很局部的时间、空间,现在终于看到了十方三世一切万法这个大空间,但他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

观彼幽清常扰动元:「观」,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走火入魔,信心还没有失去,他知道观静待变;「彼」就是行阴区宇。下面「幽清常扰动元」这六个字主要是描述行阴区宇的境界、特征。

「幽」,也是相对于前面受阴、想阴那种很粗浊、很浮躁心态而言,分段式的一年、一天、一时、一刻、此时、彼时、此处、彼处……那么到了行阴这个阶段呢,一秒钟达到1280万亿亿次的生灭。所以相对于受阴、想阴那种粗浊、浮躁的心态而言是不是「幽」啊?又可见又不可见。

「清」,也是对照受和想这种浮躁的心,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往往是全方位展开,而形相就非常粗糙;到了行阴,收缩到这个一精之明,相对而言就比较清。正因为收缩了,所以一精之明的力量就能达到不可思议的强大。他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整个十方三世一切万法都共在一个阿赖耶识里。

「扰」,这是作为扰乱而言。行阴不像识阴,识阴的那种动作更快、更微细,所以相对于识阴来讲,它还有一种扰动,还在乱我们的心。所以在行阴阶段还要进一步地用功。因为修禅定功夫是以动静平衡这种心来静观待变,来回光返照。要明白,能观的心是谁啊?能观的心跟所观的行阴是谁啊?都是自己啊!能所不二,就是自己观自己。把心定下来,这就是观照,你不要打妄想,就停在这里观照,等养成了习惯以后,外面的什么声音是不是渐渐地就都没有了?那就是破除了受阴和想阴。

「动」,也就是说,到了行阴还不是究竟的境界,动仍然是妄。无明风动,这仍然是空中花,即使到了识阴都还是动。只有最后到了真心才不动,实际上这个不动是最大的动,真心没有速度可言,十方三世都是不动而至,这个法真是妙!什么叫不动而至?就是动而不动。至就是动,你不动怎么能至啊?但他这种动没有速度,一起念他就超过太阳光速的无量倍,超过行阴速度的无量倍,超过识阴速度的无量倍。你再快的速度,只要它有个量,那么在我们真心这个速度面前它就是个小不点,就是这么妙!

为什么讲众生是可怜悯者啊?我们执着这一点点人天福报又能怎么样啊?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一个念,这么大的财富我们却不去修证。连二十八层天都是凡夫,二十八层天的福报都不值得一提,阿罗汉、辟支佛的福报都不值得一提。因为我们的福报和智慧是无量的。

再讲这个「元」,站在行阴的这种角度看,这个「元」是色阴、受阴、想阴以及一切万法群动之首,一切万法都是从这里开始流出;但是他还不知道后面的识阴,如果到了识阴的话,这个元是谁啊?那就是生相无明。

于后后有,生计度者:观静待变,他完全可以破除行阴。修禅切记不可动心起念,慧胜定就变成狂慧,定胜慧就变成昏沉。这个时候就要运用七菩提分,心动了——我怎么想这个东西?不行,不要想——这叫舍,用除、舍、定对治。如果什么也不想,出现昏沉了,就要赶紧提起观照,用择、进、喜来对治,生一念欢喜心,把这个心快速提起来。所以「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慧强定弱,或者慧胜定劣,这就变成狂慧。是人坠入五涅盘论:是自以为的那种涅盘。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注意啊,这五种涅盘是五个人各自执着。如果一个人同时执着五种涅盘,这不符合逻辑推理,涅盘只有一种。

这里「欲界」为六欲天,不过要「天光清净庄严,回超日月之明,且离人间之秽浊」,至少是欲界三层天以上。大光明天,一般是外道拜祭的这个天。天人鬼畜破除烦恼习气以后,叫「后后有」,后后有是不是也叫舍得啊?前面舍,后面得。舍了色阴得受阴,舍了受阴得想阴,舍了畜生做人道,舍了人道做天道,舍了一层天到二层天,舍了二层天到三层天……整个佛法也贯穿着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全舍就全得。就看我们的心量,就看我们怎样抓住当下,舍掉烦恼习气当下就得菩提,这个「正转依」就是讲涅盘,就是讲转烦恼为菩提、转凡夫为佛。

观见圆明,生爱慕故:为什么以欲界天为涅盘啊?他看到欲界天人太快乐了,需要的东西都是由第五层天变化供养,生活非常高雅文明,还能生儿育女——眼睛瞟一下子,儿子就抱到手里来了,而且那个夫妻生活就解决了。第六层天的人寿命也很长,身体高大,他只看到这种境界,还没有看到第七层天、第八层天,便得少为足,未证谓证,在佛法里叫计取见。五种涅盘都是得少为足、未证谓证——自以为成就了。

或以初禅,性无忧故:应该是「或以初禅,性无苦故」,跟二禅要换一下,为什么?初禅天已经没有欲界的种种苦恼。欲界就是到六层天都还有烦恼,为什么?有夫妻儿女,有家庭,是不是就有烦恼啊?仍然是烦恼,更不要说人道、鬼道、畜生道的那种烦恼了。所以到了初禅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省事。有些修行人现在是单身,在佛法里来讲这是大福报,要珍惜这个大福报啊!有些人好不容易出了这个围城,还想钻进去,这叫没有智慧。

或以二禅,心无苦故:应该是「或以二禅,心无忧故」,因为初禅虽然没有苦,他还担心再受苦;到了二禅,隔了一个初禅,这个忧愁的心已经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极悦」就是极乐,为什么极乐啊?二禅还有喜的念头,还动心啊;到了三禅,见喜不喜,心里安定自在,是不是更加快乐?

或以四禅,苦乐二亡:四禅天把三禅天的乐也舍了,把初禅天的苦、二禅天的忧啊,统统都舍了,苦乐双舍。没有苦感,没有乐感,这是真正的乐。

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这是指不受大三灾之苦。大三灾来了以后,连三禅天都要被风刮掉,刮掉以后再生是不是还是轮回啊?也就是生灭。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他不知道包括四禅天在内都是有漏,四禅天首先还漏在肉团上,他的肉团身还不得解脱,乃至心的境界上还漏在凡夫天里,他还没有得到阿罗汉的人我空,没有得到通教的法我空,更不懂一心三藏。所以「迷有漏天,作无为解」,把这种有漏的人天福报当成涅盘。

五处安隐,为胜净依:「胜净依」就是佛土,「胜净」就是净土。

如是循环:是从欲界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五处究竟:这五处都不是佛土。要明白,佛是方便说出五方佛、三世佛、十方佛、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佛土只有一处究竟,那就是一真法界。在最后所有的人都成佛,连一个泥巴瓦块、一片风、一滴雨,都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化身佛。这时候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念。这一个念也可以化现出无量的佛,化现出无量的佛土,但这无量的佛还是一尊佛,无量的佛土还是一个佛土。这个法我们要深入地观照,要观照得清楚明白。

由此计度,五现涅盘,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盘,心颠倒论:这是对进入行阴区宇所出现的第十种邪知见的概论。这五种涅盘,为什么讲「现」呢?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现前当下,我们都容易看到,都容易证到,就摆在面前。真正的讲涅盘哪是这五现涅盘?阿罗汉的涅盘是证得人我空;通教涅盘是证到法我空;成佛以后以肉团身来教化众生,那叫有余依涅盘;化缘已毕,把这色身以三昧真火焚化,这是无余依涅盘;然后佛进入无住大涅盘——既不住有,也不住空,也不住中流;既不住天,也不住人,也不住鬼;既不住有情,也不住无情,既不住过去、现在,也不住未来,但是也无所不住。

「住」是就恒顺众生的心态而说。讲住,就一定有一个地点,有一个方位或者处所。既然有一个方位、处所,就会有分别心在。可是我们的心是无分别,一片风、一滴雨、一粒微尘,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都是我们的处所。我们住在这个地球,地球就是我,哪有我住到我身上啊?千万不要把涅盘城当成有个房子在那里。你无所不住,风就是你,雨就是你,尽虚空遍法界没有哪一个不是你,你说你住在哪里啊?他能穿墙越壁,那穿的那个墙、越的那个壁,它是谁啊?我到极乐世界去,这里是娑婆世界,东方还有个药师佛……当你还这样分别的时候,你就没有成佛,明白吗?极乐世界也是我,娑婆世界还是我,鬼世界、猫世界、狗世界都是我。真如真如,在一真之外还有一个东西不真,这个真如就是假的。常作如是观照,你必得大利益、大受用!要观照,耳闻、目睹、身受,没有哪一法不是我。不是你的,你感受不到;是你的,你一定感受得到。但是在烦恼习气还没破除的时候,你不能全部感受到。

听《楞严经》,不要忘记了,「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空非见,云何见空?」也就是说,你见的东西就是你,好玩不好玩呢?我看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是我。这个法很难讲,「唯智乃知,唯智乃信,唯智乃证」。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销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这十种狂解都是出现在行阴区宇中,智慧观照与妄想邪见二者互相对抗而发生。「斯悟」一定是邪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这个「顽迷」,这是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习气,没有自知之明,都是自以为是。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我们是学佛人,一言一行对人天鬼神大众都有直接的影响。修行人是为人师表啊,你讲一句话就是对着无量众生讲。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佛在《楞严经》反反复复强调,末法末法,再次提醒大家,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已经讲清楚!有人大力弘扬《法华经》,菩萨们要来护法。这个道理想明白了吗?

遍令众生觉了斯义:这个「遍」字妙啊!说明《法华经》《楞严经》是基础课,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佛讲了,要悟后进修;而悟,非《法华经》《楞严经》而不可悟。自古以来「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这叫「遍令」。

无令心魔自起深孽:在行阴、色阴和后面识阴,一般会出现心魔;在受阴和想阴,一般是出现外魔。在受阴呢,是外魔附体入心;在想阴,外魔是附别人的心站在你的面前。天魔好治,心魔不好治。自古以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因为他不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不明白整个的一切万法都是我,只想到自己要成佛、要去管理一切万法——你有这种心本身就是魔,以魔心来求佛,无有是处。因地心与果地觉相违背,如何成就呢?

特别是那些修种种神通的同修,更是要检点一下。同样是修神通境界,你为自己与为别人,果报不一样。还有那些念佛人,一天念几万声,你那么精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往生?还是为了我自己要往生?你连方便菩提心都没有发起来,你果真方便菩提心发得很好也有可能会往生,起码不落三恶道。而明白了如来藏的法门,你方便菩提心发也发,不发也发,你还没有办法不发,你无意之中就已经发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这个心量都已经打开了。

保持覆护,销息邪见:佛把这些阴魔境界提前提出来,给所有修行人打预防针,所以境界现前的时候,他自然就有一种防护的力量,要深信佛语。「消息邪见」就是消除邪知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觉真义」,非一心三藏而不可。

于无上道不遭枝岐:非一真法界不可谓「无上道」,「枝」是指节外生枝,打闲岔。要依教奉行,依如来正法来修持。「岐」就是岔路。修行人千万不要走岔路,否则你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生生死死啊!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麻木不仁呐!祖师大德敲着桌子喊: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还不快走啊?!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不要让我们的心得少为足。「祈」就是希望、祈求之义,也可以解释为妄想。

作大觉王清净标指:佛要求弟子们「作大觉王」,就是做佛菩萨,教化众生。「大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王」是自在之义,因觉悟而自在。「王」也表拥有财产,这个财产就是我们的涅盘功德、菩提功德。「清净标指」,「标指」就是指路牌。修行人没有明师指导不能成就!

影无纪  快穿,这个宿主她有亿点点凶  修仙世界大型角色扮演  重生,强势进入  重生之白莲花女仙复仇记  快穿,我只是男配啊为什么都爱我  豪门财阀想做小村姑的白月光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假装】】  我在七零收废品  先婚后爱:男友初恋不是我怎么办  诸天:从大唐贞观开始  灌篮无敌三井寿  人在雷欧,变身奈克瑟斯  人在木叶,我有穿越者聊天群  快穿:一不小心撩到主神怎么办?  核战末日我搬空了敌国军火库  我被天道曝光,女帝连夜请我出山  修仙:开局永久增益,你让我低调  强吻主角师尊,必死的我居然活了  

热门小说推荐
蹉跎

蹉跎

随风开新书了,书名血弦书号1042461蹉跎完本了,有朋友说草率,也有朋友说太仓促,不过,随风在此声明,蹉跎的大纲确实是写到这里截止,其实后面也有部分情节,不过,大家真觉得王平一个个基地灭过去,然后太岁来个新旧版大对决,最后全人类毁灭,无奈之下前往火星这样的罗嗦情节有意思吗?随风觉得没有,真的,没有。当断就断,当杀就杀。总之,随风开新书了,书名血弦书号1042461蹉跎上架后也终于...

道吟

道吟

杏花小巷有个整天馋酒的老乞丐,昆仑山上,也有一位喜欢弹琴的安静女子。九幽之下,鬼皇圣母,修真求道,寻仙路上,少年人挂双刀,一刀搅风雨,一刀斩荆棘,他要去的是那个山...

林娘子训夫记

林娘子训夫记

书海阁小说网免费提供作者山海可移的经典小说林娘子训夫记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wwwshgtw观看小说江澈与林云初要成亲了!江澈是业州知府家的大公子,生得一副好容貌,却是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林云初是业州富商家的三小姐,容貌不及二位姐姐,从小混迹生意场,小小年纪便自己谈生意,开店铺,名下茶馆绸缎庄就有好些个,是业州小霸王。二人成亲,业州城人人都说,纨绔配霸王,乃绝配!江澈娶了林云初,心头颇为不满。江澈是花街柳巷的常客,见过许多不同的女子,却见不得那些惯会耍心计的女子。他知道林云初嫁给他是耍了手...

霸道总裁俏娇妻

霸道总裁俏娇妻

江家长女,幼时因母亲身世而遭受了众多白眼。机缘巧合嫁给了帝都商业大佬,被宠上了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