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0章 村里的怪谈(第4页)

主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村中里有个同学,按辈分楼主应该叫她姑奶。那年夏天暑假,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楼主在家东面的路边玩,就看到那个姑奶大老远的从她家跑来喊我名字,楼主就问她啥事,她说你快去俺家看看去,俺家的水缸里又有鱼了,我一听来了精神,起来就往他家跑。原来他们家院里靠北墙的屋檐下有一口水缸。也不知最近怎么了,每次下过雨缸里面就会有许多小鱼。前两次水缸有了小鱼后,都是他爸爸用水瓢连水带鱼的装进两个水桶,然后挑了倒进南面河里。等我跑到他家,连门外站的都是人,足足几十口子。好不容易从人群里钻到水缸边,趴在缸边往里看,缸里有少半缸水,水里有几十条小鱼,很小很小的那种。鱼的形状和颜色也不一样,有圆乎乎的,有细长的,有黑色的,有绿色的,有红色的。大家都啧啧称奇。其中一个老年人说,活了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大家就这么说着看着。也有说你家要发财了啥的。我到了一会。姑奶他爸一脸憨笑的又拿来了水桶。看来是又准备送这些小鱼去南面的河里了。这时候不知谁告诉他爸说,刮干水你把水缸扣起来,没了水还能有鱼啊!他爸一听哈哈笑了说也是,刮好水后就把缸放倒准备扣起来。这时候在缸底原先的地上,竟然有一条小蛇。楼主离得近看的真切,那条小蛇有短筷子那么长,很细,通体纯白,仅在蛇头上有一块红色印记。我们看着它的时候,它也抬头看着这些人,嘴里的蛇信子一伸一吐。也不怎么害怕,也没有跑,几个和我比不多大的孩子都想捉了来玩,这时候同学的外婆从堂屋蹒跚这出来了,一边走一边对我们说:你们别动它啊,会咬人。估计是吓唬我们。然后她就到了水缸边对小蛇说道:这里不是你修炼的地方。你看这里这么多的调皮小孩,现在看到了你。别把你伤着了,小鱼我们给送南边河里了。等一会你也走吧,找个好地方去修炼吧!那个小蛇还是吐着信子,摇头晃脑的。她外婆嘀咕完之后,就叫来的人都散了。让他女婿把鱼倒南边河里去,等人都出去后她从外面锁上了门,坐在门外面。过了一顿饭时间开开门,那条小蛇走了。后来那口缸也没有卡上。可之后下雨,水缸再也没出现过小鱼了

鬼打墙

这个故事是我太奶奶讲给奶奶听的,后来奶奶又讲给我听。五几年还是六几年的事情,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有一天太奶奶有事要到娘家去,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太奶奶是早晨步行去的,太奶奶的娘家离我们也就七八里路。

正常情况正常人也就是一个小时吧,可太奶奶是小脚,走路比较慢,到了娘家已是十点左右了,吃过午饭又在那聊聊家常,晚上四五点才开始往家来,走了四五里路,离我们家也就不远了,这个时候天还刚刚上黑影,农村人叫猫抓脸,太奶奶再走一会天就黑了下来,太奶奶就想从我们村前面的小路走田地的中间直接过来,省得走大路饶路,走了一会天彻底黑了,走着走着太奶奶忽然感觉头脑懵了一下,接着什么也看不见了,于是就闭上眼睛站了一会,等再睁开眼看到四处都白茫茫的,而眼前却有一条亮晃晃的路,方向正是向我们村去的,太奶奶心想这下可看到路了,也没多想,就顺着这条路往前走了,可走着走着明明眼睛看到的是亮晃晃的路,可脚底下总是磕磕绊绊,还感觉有许多草丛,太奶奶这时候感觉不对劲了,为什么亮晃晃的路会有东西拌脚呢!

于是就蹲下摸了摸脚下,手里竟然摸到了一把野草,太奶奶不敢走了,可留在这又害怕,于是撞着胆子慢慢往前走,就这样走啊走啊,几个小时也没有走到村子,太奶奶累的走不动了,于是就坐在了地上,然后又走,眼前总是一条明晃晃的路,到后来太奶奶实在是走不动了,于是就坐到地上不走了,也由于累的太厉害竟然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会,太奶奶忽然听到一声鸡叫,睁眼一看天已经方亮,再看身边吓了一大跳,她竟然坐在一个坟子的旁边,而坟子四周竟然被太奶奶夜里踩出了一条将近一米宽的新路。太奶奶知道夜里遇上鬼打墙了,再看看四周离村子已经不远了,然累的不行,可太奶奶也不敢等了,于是爬起来慌忙的向村子走去。

水中物

有一个人夜里赶夜路,从很远的地方打工回家,以前我们那里乡下到县城一天也就几班车,而那个人到县城下火车天已经黑了下来,那个时候没有啥出租车,即使有也很贵。下了车他一看没有回乡下的车了,住旅馆又舍不得,于是在街里吃了碗面条,就背着简单的行李准备步行回乡下,从县城到我们那里也不是太远,四十华里左右,正常情况步行也就五六个小时,一路不在多述,当他走到我们村东桥口的时候,已经是十一二点,感觉有点发怵了,那个地方路两边都是杨树柳树行,四周都是水沟和田地,老人说的对,远怕水,近怕鬼。本来那个地方在以前就不干净,村里死了人都要在那弄个城隍庙。

头上明晃晃的月亮现在树林里,夜风吹过,树影婆娑,更觉诡异,他的头皮不由的一阵发麻。可不走又不是个办法。再说了还有二里路就到家了。这么久没有回家,老婆孩子还在铺上等着呢!于是就抖擞精神,摸摸头皮,自己给自己些安慰和鼓励,就迈开脚步往前走去,不一会就走到了桥边,他的心里开始突突的跳的厉害,夜静的可怕,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不远处,河边有个看鱼的茅草房,里面好像有双眼睛在注视着他,想着这些,人已经上了桥,桥下面是条小河,河里有水,两边长满了芦苇,里面黑乎乎一片。他想赶快过桥,这时水中突然传来了一声沉闷的声音,扑通一声,他不由自主的转头往水里看了一眼,之见水边芦苇丛里有个牛马那么大的东西站了起来,他一看,当时就吓的哇的一声,丢了行李,撒开腿拼命的向村里跑去,一边跑一边鬼哭狼嚎,进了村,跑到一户人家,就喊人家快开门,一个村的都认识,那家家住爬起来听出是他的声音,也吓了一跳。

打开门就问他半夜三更鬼哭狼嚎做什么的,过了一小会,他才语无伦次的把在桥口的事说了出来,这时候左右邻居也有起来的了,他一说行李还丢在桥上,于是有人问他看清楚枯萎丛里是什么了吗?他说只看到有牛那么大,黑乎乎的在淌水,具体是啥没有看清楚,于是几个年轻人就打着手电,拿着家伙带着他就到桥口去了,大老远就看到了他的行李丢在桥上,可到了桥上,看水里啥也没有。几个人就纳闷喽,来回也就十来分钟,若说是牛了驴了之类的不会跑远,即使跑远了,河边也该有水痕蹄印啥的,可拿着手电查看了半天也没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后来就把他送回家了,多少年之后人们也没有搞明白当时他看到的是什么。

大将犯地名

这个故事是听我外祖父那里的一个老人讲的,真真假假观者自思,那时楼主十来岁,暑假的时候在外祖父家玩,晚上外祖父和别的一些老年人在一起闲聊的时候,一位老者讲了一个故事,一九四八年,内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也就是淮海战役的时候,黄百韬兵团被困碾庄,当时的战役打的十分惨烈,国军和共军士兵的尸体遍野皆是,地里的农作物从成熟到冬天都没有收割,打仗时都被炮弹炸没了,白天基本都是寂静的,而一到晚上枪声炮声喊杀声不绝于耳。当地的老百姓都逃到战场的外围。一天到晚胆战心惊,其中也死了不少的老百姓。

战役打了十多天,战场上的尸体没法清理,碾庄外围有三条河,全都被士兵的尸体填满了,后来黄百韬看大势已去,死守碾庄,只有被歼,无奈在一天晚上,抛掉重装备,带着一些随从换上普通士兵的衣服,夹在士兵中间准备突围。黄百韬命令一些士兵先从正西方向突围,将共军主力吸引到西面后,黄百韬又带着剩余部队从东北方突围,由于共军将主力调到西边,东北方向兵力相对比较薄弱,夜间枪声大作,午夜黄百韬残余部队中有一小部分突围成功。突围后黄百韬及随从全力向东北方向逃窜,黎明前,黄百韬命令部队稍作休息,黄叫士兵去问当地老百姓这是什么地方,士兵回来报告,此地名叫沙墩,黄一听,心想不好,将军兵败时最忌讳杀.死等地名,于是急命士兵继续向东北行进,天亮后黄又到了一个地方,便叫随从再去问下这是哪里?士兵回来说是沙场,黄一听火冒三丈,立即集合士兵继续前进,走了两个小时,黄百韬及士兵实在是走不动了,于是又停了下来,黄百韬拿出地图找到他所在位置,一看地名,不禁仰天长叹,于是和随从说:看来今天我是逃不出去了,你们就不要管我了,能走的尽量往东北方向撤,然后迂回折向东南,想办法撤出共区,回到部队。

随从听了黄的话,就问什么原因,黄用手指了指地图告诉随从:第一次休息的地方叫沙(杀)墩,第二次叫沙(杀)场,而我们现在的地方,说着用手指了指地图叫尤湖(油壶)。我已经进入油壶之中,还能出得去吗?随从听了安慰黄说:我们已经出了共军包围圈了,一定可以回去的,于是手下纷纷安慰,黄百韬摇了摇头苦笑一声,于是强打精神爬起来准备前行,此时突然有一颗流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正好落在了黄百韬跟前,黄当场毙命,手下无法,只得将黄的尸体用军毯裹起来,挖个坑埋了,临走时告诉当地的一个老百姓位置,同时和那个老百姓说,如果你能将这具尸体送到南京浦口,国军不会亏待你的。说完就走了,多少天之后这个老百姓真的将黄的尸体送到了南京浦口,南京看过尸体后,给了那个老百姓一些钱,又给他写了一个信条,意思是说,等国军打败某军后,就叫他做那个地方的县长。再后来这个老百姓就因为这张信条,在一场什么运动中被整死了。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那个时候整个中国是战火纷飞,硝烟四起,有国军、有地方军、有共军、有日军、有汉奸、有土匪、有响马。话说国家打仗,最苦最可怜的还是老百姓。打死、病死、饿死的不计其数。在我们那个地方同样没有躲过那场战争。

村里有一个在国军部队当兵的老人,这个故事就是在我小的时候听他说的,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三四点钟,村里的人也没什么事,都聚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我还是小孩,看到路东土墙那个地方有几个老头在闲聊,到跟前一看,还是那几个老头。年龄都在七八十岁,有两三个对着太阳坐着草垫,其中有一个吸着烟袋,面前地上一小堆烟灰,有一位瞎子,身边放着拐杖,面朝南方坐在中间高凳上,另外有两三个蹲在墙角,倚着墙,还有一个歪着头睡着了。

他们都穿着大腰裤子,裤腿窝在一起用布条扎上,脚上是没有鞋带的青布棉鞋。穿的棉袄不是现在的样式,没有纽扣,前面有一面前襟很长,直接能拉到另一边去压在另一面前襟上,然后用一根长布带系上。头上都戴着帽子,但样式不同。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场景真的很安详,低矮的草房,敦厚的土墙,暖暖的夕阳,垂暮的老人……可在这份宁静的背后,也衬托着些许的哀伤……

我听说过这些老头的过去,那个睡着的和一个坐草垫的曾经是国军,吸烟袋的是共军,而瞎子是教书先生,还有一个是地主。这个故事就是那个不吸烟的曾经的国军老头讲的,他的语气很平静,就像是背诵《百家姓》一样,下面听他娓娓道来:那时候他在部队,由蚌埠急行军赶到台儿庄,和日本鬼子打仗,战斗打的很激烈,刚开始的时候伤亡还小一些,到后来打到白热化,进行阵地争夺战的时候,国军的伤亡就厉害了,日本鬼子本来就非常强悍,再加上国军的武器也没有人家先进,曾经一个连在晚上拉上去,到黎明下来还剩十三个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国军死的人根本就无法计算。国军的士兵上战场之前都要吃一顿好的,有肉有馒头,吃饱之后部队会发给士兵一些大洋,以鼓励他们英勇作战,刚开始临上战场的士兵还非常高兴能拿到大洋,到后来领了大洋也是顺手一丢,根本就不在乎了,因为他们看到先上战场的士兵没有几个能回来的,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国军和鬼子作战基本都选择在夜间,因为国军的枪支射程没有鬼子的远。国军士兵夜晚在炮火掩护下摸到能达到射程之内才开枪,之前一般不开枪,这时候和鬼子的距离也就三五百米,接着就是短兵相接,士兵有一多半是牺牲在距离鬼子一千米到三百米之间的。

有一次他们三个营接连打了五个晚上,人员伤亡很大,回来之后上级叫他们退到后方休整。在部队休整期间,他想其他的士兵基本是四川的,而只有他是这儿附近的,请求连长给他个假期,想回家看看老婆孩子都还在吗,连长听了后当场大发雷霆说:大敌当前,你不思保家卫国,竟然要回家看老婆孩子,简直是胡闹。连长训了他一顿没有同意。他也就没有再提。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连长找到了他,和他说:我也知道你想家,我们同样也想家,可我们离家太远,不可能回去的。即使以后能不能回去,我们也不知道,连长伤感了一会子,和他说了不少心里话。最后说:今晚你就回家看看吧,但只能三天。说完连长给了他一张路条就回去了,他拿了路条后激动不已,回到营里将奖励的大洋装在了身上,告诉几个最好的战友他回家去看看,三天回来。几个战友也很高兴,几个人又将大洋也给了他,他背起了枪。便趁着夜色回家了。

从部队驻地到家大概六十华里,中间还有一条河。他找到大概方向。急匆匆的往家赶,月色很好,临近子夜到河边,苦无渡船,他又往下游跑了近十里路才找到一个渡船,喊人摆渡过河,继续走。后半夜终于离村子近了,再有个三两里路,过了三岔路口就到进村的路了。心头激动不已啊,打了几年的仗,今天终于回家了,想着走着,走着想着,不知不觉快到三岔路口了,明亮的月光下一切事物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不经意的抬起头竟然发现前面的三岔路口有一个身影,坐在三岔路口的正中间。

心想谁他娘的半夜三更坐在路口干什么?又走近一些,听到好像是个女人在哭。他想可能是谁家又有什么事了吧!当走到离三岔路口一百多米的时候,他忽然感觉到一种死亡的气息,一种只有在战场上才有的气息,那是死去士兵腐烂的气息。作为一名老兵,他感觉到了危险,那是经过多少次生死搏斗才能有的一种直觉。他的脚步放慢放轻,但他并没有停下,只是抓起了背上的枪,子弹上膛,拉开保险栓。当他距离路口还有五十米的时候,看的更清楚了,一个女人模样,背对着他坐在三岔路口中间,上身穿了一件不太合身的紫色花棉袄,头上扎了一个青扎巾。手里好像还抱着什么东西。可无论怎么看那个女人都很别扭。而那种气息随着他离路口越来越近也越来越重了。此时他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即使女人有什么事,在那个年代也不会夜晚出来,即使出来也不会一个人坐在三岔路口的中间。

那时农村比较忌讳的,说路口邪乎事多,更何况正值兵荒马乱,匪盗四起。怎么会一个女人下半夜坐在三岔路口呢,于是他举起枪对着它,在战场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手都是沉稳的,可这次手心却出了汗。于是他轻轻的走到了女人的后面,看清了它身上的花袄,那不是正常人穿的,只有死人才穿那样的衣服。枪几乎顶到棉袄上面,由于他是站在女人的背后,这时看到了那个女人怀里抱的像个婴儿,这时他的头上也有了汗,于是他一手拖枪顶在肩上。左手伸向那个东西的后背。当手搭到那个女人肩上的时候,那个女人回头了,当他看到那张脸,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月光下一张宽不过三指的脸,长满了黄毛,长长的嘴巴,黄色的眼珠看着他,嘴角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分明那是一只狐狸。

他就感到脑袋一炸,大喊一声,随着一声枪响。那个狐狸窜了起来,几乎到了他的头部,落地之后接着窜向路边的树林,他站在原地,上膛开枪,上膛开枪,又打了三四枪,结果那只狐狸还是跑掉了。等他缓过神,冷静了一下,看到那件袄还留在原地,而边上竟然是一个已经腐烂的婴儿尸体。冷汗顺着脸颊胸膛流了了来,过了一会,他摸摸枪,四处看了看,除了地上的袄和婴儿的尸体,其他什么都没有了,于是他定了定神,顺着小路走到了村口,又停下来回头看了看,一切依然,月光还是那么明亮。想想刚才的看到的东西,就像做梦一样,唯独枪里的子弹告诉他一切是真的。回家后看到妻子孩子都还在,和老婆孩子说了一夜的话,唯独没有提来时的那一幕,然后看了看父母。第二天晚上留下钱就走了又几年,时代变了,他成了俘虏,经过几年的改造后回到了村子,从此默默无闻,直到悄然离世。

老房子里的女鬼

事情发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村有兄弟几个经常扑鱼,虽然说我们那里的乡亲们基本都是靠种地为生,可那个年代生活要比以前好的多了,最起码温饱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有些人就琢磨着做些其他生意的补贴家用,于是他们就买了一些渔网啥的,到水里扑鱼,以前不像现在到处看不到鱼的影子,记得我小时候,基本有水的小河沟都有一些鱼。有一年夏天我们那里下了很大的雨,所有河里的水都涨的满满的。有一句俗话叫涨水鱼落水虾。他们兄弟几个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好机会,于是就分做两三伙到附近的河里去扑鱼。

其中老二和老三弟兄两个收拾了渔具,带上干粮雨具到我们村南面大概七八里路远的一条河里去下网扑鱼,记得那条河的名字叫彭河。我们家有一块地就在河的对岸,小的时候每年都会和父母去那里收庄稼。话说弟兄两个到了河边,将渔网放到河里等着鱼入网。由于这里很多年,前后左右几里路都没有村子,两边的河堤上都是杨树柳树林,里面还都长着茅草,甚是荒凉。所以不是农忙也基本没有人到这里来,这个地方的鱼自然比别的地方多些,再加上这条河涨水,河道里是长流水,所以上下游的鱼儿都能来到这里。

兄弟两个第一次收网一看鱼比较多,就决定在这里多逮些时候。临近下午天上又不紧不慢的下起了雨。虽然是夏天可到了下午长时间的蹲在雨里还是有些冷。兄弟两个就想找个可以避雨的地方蹲着。过段时间来看看网就行了。大概在离他们二百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处老房子,据老人说那座房子是解放前的,解放后就没有人住了。这座房子我去过,不过是在后来农忙时的白天去的。记得当时看到的只有三间面南的破陋不堪的主房,院墙以及配房早就倒塌了,院子里铺着青石板,院子外面有三四个倒在地上的石槽,好像是以前用来喂牛马牲口什么的。四周没有石板的地方杂草丛生。主房里面什么都没有,估计连老鼠都不会来。

上面的屋面从里面可以看的到太阳,西面那一间的西北角已经踏了半截,倒下来的土还在房子里面。于是他们弟兄就来到了这个房子里,当时比较好点的也就是东边的那间房子,稍微有些干地。夏天的晚上蚊子比较多,他们又没带蚊帐蚊香啥的,好的是他们都穿着雨鞋雨衣蚊子咬不透。于是他们就坐在东边那间房子里抽烟说话。每过一两个小时就去渔网看看把鱼倒出来放鱼篓里。话说到了半夜,雨停了,那晚好像是十五,月亮分外的圆,弟兄两个嫌房间里蚊子太多,于是就到院子里想在青石板上稍微躺一会,毕竟熬了大半夜也都困了,可到了院子,石板上面还有积水没法躺。于是又准备回屋子,这个时候老二看到了外面草丛中间的石槽,于是就过去了,石槽突出地面很高,上面基本干了,老二就喊老三过去,于是弟兄两个就过去一人躺在一块石槽上的平面上。

下半夜天晴了,又有些微风,蚊子也没先前多了,再加上都困了,不多会就听到老三均匀的呼吸声了。老二自己抽着烟,看着婆娑的树影和天上的星星月亮,心里想着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事情。又过了一会,老二也有了困意,可还要去看渔网啊!于是就爬起来去看网。心想等回来也睡一会。

穿过杨树林不多会就到了渔网前,下去收了网,将鱼倒进鱼篓里,然后又将网放回水里,再把鱼篓也系在水边。就河边洗了把手,然后甩了甩顺手点上一颗烟抽起来。低着头借着月光看着脚下的路往回走,当出了杨树林路也好了,他便抬头往石槽那看去,这一看,看到有个人影背对着他站在石槽边,而老三还依然睡在石槽上。虽然说逮鱼摸虾的人夜路走的多,胆子比较大,可老二也吃了一惊。就地蹲在了草丛里。这时他离石槽也就是三十米左右,他抬头仔细向那个身影看去,绝对是一个女人,头上面还挽着发髻。

直觉告诉他那个不一定是人,很有可能是个鬼……哪个女人会半夜三更跑到这个荒山野岭来,他又听听竟然听到老三还在打着鼾。老二稍微镇定了着,就那么蹲着没有动。过了一会手上忽然一疼,原来是烟烧到手了,由于太紧张提前没发觉。老二丢了烟头又捡了起来,然后又拿出颗烟对着了火,才将烟头按在地上,这时他看到那个女人竟然转了半个身子,扭头看了老三一会才慢慢朝房子走去,待那个女人走上石板路,走进房子。他的眼睛始终盯着门口一刻也不曾离开,他慢慢的跪在草丛往石槽边爬去,一点一点…近了…近了…这段时间老二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终于到了石槽边,老三的呼噜声还一阵阵的传过来敲击着他的心脏。他用眼睛余光看了看老三,爬到跟前轻轻的喊:老三老三快起来。

可能老三正在困头上根本没有半点反应,于是他伸手摸了摸老三的肩。还是没醒,于是他就用力捏了一下。这时老三醒了,眼还没睁开先”啊!”了一声,老二吓了一跳,接着说:快起来有鬼。老三蹭的从石槽上爬了起来,四处乱看嘴里同时问到:哪里有鬼?老二回答:进房子里了!老三回过头,望向房子,这时弟兄两个同时看到在房子里的阴影里一个女人的轮廓站在那。弟兄两个转身就跑,有道是慌不择路,这时也顾不得荒草泥泞了,弟兄俩在泥泞中一口气跑了二里路,到了一个没有树林的地方,累的受不了才停了下来。于是弟兄两个就蹲在路边轮流抽烟到天明。

天亮后回到河边发现渔网啥的都好好的,于是收拾了东西回家。走到第一个村子的路口,弟兄两个看到一个放牛的老头抽着烟袋蹲在路边,老二就到了老头跟前,给老头递过去一根烟,老头很客气的和老二说我不抽纸烟,没有劲,还是我这烟袋有劲。老二于是就说:大爷问你个事,你知道彭河边上那座破烂的老房子吗?老头说知道啊,怎么了?老二就和他说起了夜里看到的事。老头听了就来了精神和老二说:你们要问那座房子是问对人了,你要是问个年轻的还真不一定能知道。老头打开了话匣子:那座房子解放前是一位姓蔡的地主在那里盖的。当年这附近几百上千亩地都是蔡财主的。

其实蔡财主家是东边那个庄上的,庄子里房子啥的都有,可这个蔡财主为了方便种地,于是便在这些地的中间盖了那个房子。自己带着个小老婆和一些长工住在这里,其余家小都在庄子上。当年蔡财主都五十多岁了,可他的小老婆,那个时候叫姨娘,还不到三十岁。竟然偷偷摸摸的和一个年轻的长工鬼混到了一起。后来事情败露,蔡财主恼怒万分,将长工绑在驴槽上打了个半死撵走了,回到屋里又把小老婆扒光衣服暴打一顿。准备第二天送回娘家,可当天夜里那个小老婆就上吊自杀了,蔡财主由于伤心,埋了那个小老婆后就搬回庄上了。这里只留下了一些长工。据当年长工讲,经常在晚上能听到女人的哭声叫喊声。解放后土地被收回,长工也离开了,那个地方也就慌了下来,由于偏僻,文革也没怎么破坏,只是由于日子久远,风吹雨淋,渐渐倒塌了。老头装了一袋烟后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朝代都变了,而她竟然还在那里!

火葬

谢清舟江南  官道之虎枭  主角追着反派跑,天道气的哇哇叫  女神的贴身修仙高手  外卖战神的故事  海贼:开局降临女儿岛  叶罗丽:水王子  恶毒女配又翻车了  乱星之域  庶女上位:狠毒世子妃  埋尸三年,我被挖出来了  退婚渣男后,被矜贵小叔掐腰求吻  超品神相  江湖之侠影无双  叶幽兰的穿越日常  有想过当穿越和系统加入神话传说  安陵容重生:从碎玉轩开始改命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  穿成恶毒女配,重生偏执男主为质  我的上司是人鱼  

热门小说推荐
龙跃星海

龙跃星海

一个需要完成任务才能回家的故事无人能完成的任务所幸它非人...

纨绔二小姐:宗主大人别追了

纨绔二小姐:宗主大人别追了

她是武林世家的纨绔二小姐,他是天下第一大派的掌门人。。。他是她的劫,她却是他心爱之人的复活丹。。。他步步设计,将她引进专为她而设的爱情陷阱,只为能救自己心爱之人。真相大白,她放手成全,用自己的性命复活他心爱的女人。。。gt只是到那时,他却已不似初心,正所谓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看宗主大人如何追妻。。。展开收起...

孔方世界

孔方世界

新书求支持简介慢穿小世界,带着随身空间去末世,去星际,去修仙最后回来陪爸爸开面馆。周霜霜本来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人生,没想到,有一天末世会降临到自己的世界。老规矩,无CP,无极...

亮剑抗战

亮剑抗战

眼睛一闭一睁,李伟穿越了,当他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他又凌乱了,因为他遇到了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李云龙楚云飞赵刚。带着逆战商城来到了这个血与火的世界他能做些什么呢?...

驭兽道

驭兽道

书群121941323,每天至少2更,风雨无阻,从未断更调教地兽,硬把丛林之王变喵咪。早恋早婚,不过他是被娶的一方。此书毁三观,碎节操~(HP不足者,慎入!)╮╯▽╰╭姐弟恋,兄妹恋,人兽恋,双飞,百合,3P,群P该有的都会有,不该有的也会有。绝对的无厘头!请不要把这本玄幻和其他玄幻对比,若认真你就蛋疼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